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黄石市开发后劲项目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4 17:07:46  浏览:894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黄石市开发后劲项目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石市开发后劲项目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各厂矿企业、院校,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市开发后劲项目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一年十二月四日


黄石市开发后劲项目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石市开发后劲项目奖励办法〉的通知》(黄办发〔2001〕17号)精神,进一步加快后劲项目开发进程,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 享受奖励政策的后劲项目范围

(一)基本建设项目

1、促进经济、科技发展的生产经营型项目;

2、扩大生产能力(或新增效益)的扩建项目。

(二)技术改造项目。指按技术进步的要求,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产品结构调整的生产经营型项目。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纽带,能带动1000户以上农民通过农业经营的扩大和升级,形成产业经营系统,大范围、多层次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的农业龙头项目,或农业形成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利税达到1000万元的经营项目。

(四)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投资的项目。主要指国内外大公司或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

(五)旅游、商业项目。旅游项目指国家、省、市定点的旅游区和新开发的旅游项目的建设;商业项目指国家、省、市规划的重点市场建设项目及新型商业业态项目。

(六)高新技术项目和购买高新技术成果项目。高新技术项目指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在本产业中处于前沿地位的项目;购买高新技术成果项目是指符合国家高新产业技术政策和黄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是光电子、信息安全、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农业产业化等领域的项目。

第二条 中介人引进项目资金和新增税收的认定

(一)引资中介人(以下简称中介人)引进项目资金的认定

中介入引进项目资金,是指引荐本市以外的客商或外商来黄石市投资的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资金,不含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投入的政策性资金、无偿拨款、国内银行贷款和本市企业自有的资金、企业自行借贷资金。

(二)项目新增税收的认定

1、项目必要实行单独核算;

2、项目业主单位必须提供项目投产后的会计报表;

3、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税票(复印件)。

第三条 后劲项目奖励实行合同制管理

对后劲项目和中介人引进项目资金的奖励,严格实行合同制管理。对项目业主单位的奖励,由市增强发展后劲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市后劲办)会同项目主办部门与项目业主单位签订《奖励合同》;对中介人引进项目资金的奖励,由项目业主单位与中介人签订《引资合同》。市后劲办要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并及时通报合同履行情况。

(一)《奖励合同》的主要条款

1、项目名称、投资规模和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2、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及到位方式;

3、项目的开工时间、建成投产时间;

4、对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

5、项目业主享受政策性奖励的兑现条款;

6、其他。

(二)《引资合同》的主要条款

1、项目名称、投资规模和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2、引进资金额度、到资方式和项目竣工投产时间;

3、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

4、奖励标准和兑现条款;

5、其它。

第四条 后劲项目奖励资金的来源和兑现

(一)资金来源

1、项目奖励资金的来源。根据《奖励办法》第二条第一、二、三款规定的项目新增税收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的奖励比例,按照企业的收入级次提取,由市级财政集中建立奖励基金,设专户管理。

2、资助企业购买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资金,由市科技局从市科技三项费用中支付。

3、中介人引进项目资金的奖励资金由项目业主单位和财政部门各承担50%;项目业主单位承担50%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从奖励给该单位的资金中提留,财政部门承担的50%奖励资金从项目新增税收地方财政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提留,一并进入奖励基金。

4、奖励给中介人的资金,在项目未产生新增税收之前,由市财政从奖励基金中垫付。

(二)奖励资金的兑现程序

项目奖励的兑现程序:

1、项目业主单位向项目主办部门提出申请;

2、项目业主单位提供项目主办部门的批复文件、项目认定意见和财政部门对项目新增税收的核准意见;

3、市后劲办会同市财政部门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4、市财政部门从奖励基金中按《奖励办法》第二条第一、二、三款规定支付。

中介人奖励的兑现程序:

1、项目业主单位向项目主办单位申报并提供《引资合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主办部门的批复文件及引资人的基本情况材料。项目业主单位拒不申报的,引资中介人可直接向项目主办部门提出申请,项目主办单位需及时审查作出决定;

2、项目业主单位出具对引资中介人50%奖励资金的承诺意见;

3、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引进资金的验资报告;

4、项目主办部门出具对《引资合同》和项目实施情况的审核意见,经市后劲办会同市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5、市财政部门从奖励基金中按《奖励办法》第三条第一、二款和第五条第四款规定支付。

第五条 大冶市、阳新县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对外经济贸易部、海关总署关于对33种安定类药物、DOB和MDA补充列入进出口管理的通知

卫生部等


卫生部、对外经济贸易部、海关总署关于对33种安定类药物、DOB和MDA补充列入进出口管理的通知
卫生部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第八届特别会议和第三十一届会议分别决定,将33种安定类药物列入《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表四,将二甲氧基溴代安非他明(DOB)和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A)列入《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表一进行管理。现将
33种安定类药物英文名称及化学结构的译文发给你单位。有关上述药物的进出口,请按照卫生部、外交部、经贸部、国家经委和海关总署联合发的(83)卫药字第32号“关于对精神药物实行进出口准许证规定的通知”办理。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转卫生部,由卫生部批
准发给进出口准许证后,方可进出口。
附:33种安定类药物名称
-------------------------------------------------
英 文 名 称 | 化 学 结 构
----------|--------------------------------------
1.ALPROZOLAM |8-氯-1-甲基-6-苯基-4氢-均三唑并(4,3-a)〔1,4〕-苯二氮■

2.BROMAZEPAM |溴安定7-溴-1,3-二氢-5-(2-吡啶基)-2氢-1,4-苯二氮■-2-酮

3.CAMAZEPAM |7-氯-1,3-二氢-3-羟基-1-甲基-5-苯基-2氢--1,4-苯二氮■-2-酮氨
|基甲酸二甲酯

4.CHLORDIAZEPOXIDE |利眼宁;7-氯-2-(甲氨基)-5-苯基-3氢-1,5-苯二氮■-4-氧化物

5.CLOBAZAM |7-氯-1-甲基-5-苯基-1氢-1,5-苯二氮■-2,4(3氢,5氢)-双酮

6.CLONAZEPAM |5-(邻氯苯基)-1,3-二氢-7-硝基-2氢-1,4-苯二氮■-2-酮

7.CLORAZEPATE |7-氯-2,3-二氢-2-氧代-5-苯基-1氢-1,4-苯二氮 -3-羧酸

8.CLOTIAZEPAM |5-(邻氯苯基)-7-乙基-1,3-二氢-1-甲基-2氢-噻嗯并〔2,3-e〕-1,4-二
|氮■-2-酮

9.CLOXAZOLAM |10-氯-11b-(邻氯苯基)-2,3,7,11b-四氢-■唑-(3,2-d)〔1,4〕苯二氮
|-6(5氢)-酮

10.DELORAZEPAM |7-氯-5-(邻氯苯基)-1,3-二氢-2氢-1,4-苯二氮■-2-酮

11.DILAZEPAM |安定7-氯-1,3-二氢-1-甲基-5-苯基-2氢-1,4-苯二氮■-2-酮

12.ESTAZOLAM |8-氯-6-苯基-4氢-均三唑并〔4,3-a〕,〔1,4〕苯二氮■

13.ETHYLLOFLAZEPATE |7-氯-5(邻氟苯基)-2,3-二氢-2-氧代-1氢-1,4-苯二氮■-3-羧酸乙酯

14.FLUDIAZEPAM |7-氯-5-(邻氟苯基)-1,3-二氢-1-甲基-2氢-1,4-苯二氮■-2-酮

15.FLUNITRAZEPAM |5-(邻氟苯基)-1,3-二氢-1-甲基-7-硝基-2氢-1,4-苯二氮■-2-酮

16.FLURAZEPAM |7-氯-1-〔2-(二乙氨基)乙基〕-5-(邻氟苯基)-1,3-二氢-2氢-1,4-苯二氮
|■-2-酮

17.HALAZEPAM |7-氯-1,3-二氢-5-苯基-1,(2,2,2-三氟乙基)-2氢-1,4-苯二氮■-酮

18.HALOXAZOLAM |10-溴-11b-(邻氟苯基)-2,3,7,11b-四氢恶唑〔3,2-d〕〔1,4〕-苯二氮■-6(5
|氢)-酮

19.KETAZOLAM |11-氯-8,12b-二氢-2,8-二甲基-12b-苯基-4氢-〔1,3〕-■嗪-〔3,2-d〕
|〔1,4〕苯二氮■-4,7(6氢)-双酮

20.LOPRAZOLAM |6-(邻氯苯基)-2,4-二氢-2-〔(4-甲基-1-哌嗪)亚甲基〕-8-硝基-1氢-味
|唑〔1,2-a〕〔1,4〕苯二氮■-1-酮

21.LORAZEPAM |7-氯-5-(邻氯苯基)-1,3-二氢-3-羟基-2氢-1,4-苯二氮■-2-酮

22.LORMETAZEPAM |7-氯-5-(邻氯苯基)-1,3-二氢-3-羟基-1-甲基-2氢-1,4-苯二氮■-
|2-酮
----------------------------------------------------------------------------

----------------------------------------------------------------------------
英 文 名 称 | 化 学 结 构
----------|-----------------------------------------------------------------
23.MEDAZEPAM |7-氯-2,3-二氢-1-甲基-5-苯基-1-氢-1,4-苯二氮■

24.NIMETAZEPAM |1,3-二氢-1-甲基-7-硝基-5-苯基-2氢-1,4-苯二氮■-2-酮

25.NITRAZEPAM |硝基安定1,3-二氢-7-硝基-5-苯基-2氢-1,4-苯二氮■-2-酮

26.NORDAZEPAM |7-氯-1,3-二氢-5-苯基-2氢-1,4-苯二氮■-2-铜 ? |
27.OXAZEPAM |去甲羟基安定7-氯-1,3-二氢-3-羟基-5-苯基-2氢-1,4-苯二氮■-2-酮

28.OXAZOLAM |1-氯-2,3,7,11b-四氢-2-甲基-11b-苯基■唑〔3,2-d〕〔1,4〕苯二氮■-6(5
|氢)-酮

29.PINAZEPAM |7-氯-1,3-二氢-5-苯基-1-(2-丙炔基)-2氢-1,4-苯二氮■-2-酮

30.PRAZEPAM |7-氯-1-(环丙基甲基)-1,3-二氢-5-苯基-2氢-1,4-苯二氮■-2-酮

31.TEMAZEPAM |7-氯-1,3-二氢-3-羟基-1-甲基-5-苯基-2氢-1,4-苯二氮■-2-酮

32.TETRAZEPAM |7-氯-5-(环乙烯基)-1,3-二氢-1-甲基-2氢-1,4-苯二氮■-2-酮

33.TRIAZOLAM |8-氯-6-(邻氯苯基)-1-甲基-4氢-均三唑并〔4,3-a〕〔1,4〕苯二氮■
----------------------------------------------------------------------------



1985年10月29日
对刑事证据合法性的评析

刘国华


摘要:在我国,合法性一般被认为是证据的属性之一。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的证据规则的基础上对此予以否认,但同时也肯定了它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证据 合法性 非法证据

一、证据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证据?对此学术界有多种看法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但在司法实践中,以下几类事实是没有证据意义的:
1、为人类所不能认识的事实。从最终意义上讲,这些事实是可以证明案件情况的。但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人的认识能力受到“非至上性” 等因素的限制,人类还不能认识、发现它,也就谈不上把它收集起来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虽然收集到某种物品或痕迹,但未经鉴定提炼出其中的证据信息,也形不成证据。”2
2、因证据收集主体的原因未发现的事实。这类事实虽已能为人类所认识,但由于证据收集主体的主观因素(故意或过失)没有发现或虽已发现却未予以收集。如证人证言,“如证人拒绝作证便不能形成证据。”3
3、本身属性变化导致不能收集的事实。有些事实如痕迹等经过时间的迁移会发生衍生,从而导致内容出现歪曲或消失,与案件失去关联性。因而失去证据能力,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以上三类事实之所以不能成为证据是因为它们均未能被收集并进入诉讼程序。因而就不能为认定证据的主体——法官所知晓;不能为其他诉讼参与人所知晓并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质证;也就不能用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因而,证据应该是指进入诉讼程序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同时,《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三款规定:“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表明,即便是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事实如未查证属实,就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也就不能成为证据。“我们所说的证据,应该同定案根据是同一概念,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应当称为证据资料,或曰证据材料。这些材料在未经查证属实之前,也可能是不真实的,理所当然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4
综上所述,证据是指进入诉讼程序并经查证属实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实际上,我们在讨论证据属性或曰证据特征时所指称的即为此涵义。“狭义证据是指依法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诉讼证据概念……我国狭义证据具有三个基本特征……”。5“作为定案根据的诉讼上的证据,一般认为应具有自己的属性……”。6
二、刑事证据合法性及评析
在我国刑事诉讼界,证据合法性是作为证据的属性之一来表述的。它和客观性、关联性一同被认为是证据的三大属性。一般认为,证据合法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证据应当由法定人员依法定程序收集;2、证据必须具备法定形式、具有合法来源;3、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出示和查证。7证据合法性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属性,根据《辞海》,一般指实体的本性,即属于实体的本质方面的特性。8据此,如果合法性为证据的属性之一,那么也就可以推出不具备合法性的“证据”是不能作为证据,不能用来作为定案的根据。我们再联系证据合法性的内容来看看事实是否果真如此。
1. 非法定人员或非依法定程序收集的事实能否作为证据?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二款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收集证据的法定人员则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我国,大部分证据都由法定人员收集。但在司法实践中,物证却很多是由被害人或者案外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提供的。公安司法人员只是起固定证据的作用。对这部分证据我们不能说是由法定人员收集的,但却可以用来作为定案的根据。对于非依法定程序收集的事实,一般来说是不能作为证据来使用的。如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61条规定。但《解释》规范的是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等言词证据。对于依非法的方法取得的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是否能定案的根据没有作出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是承认它们的证据效力的。即便是在采取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英美法系国家,非法证据也不是全部排除的。如在1984美国最高法院就修正了在排除规则上的强硬立场,增加了“善意例外”和“必然发现”原则的限制。9日本也存在例外规定。排除法则的例外有以下两种情况:1、所谓不可避免的例外;2、善意的例外。10由此看来,“非法证据”也是可以用作定案根据的。
2.不具备法定形式的事实能否作为证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七种证据形式。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它不能含盖所有的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比如电子证据的出现。但是否我们就应该因此而否定它的证据能力呢?实际上,我国现行刑诉法规定的视听资料在法律还未作出规定之前就已经在审判实践中应用。“在我国,视听资料是一种新的证据种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诉讼实践中视听资料上一近年来才开始使用的证据。早在1978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案件中就曾使用视听资料。”11从这点看,证据也可不具合法性。
3. 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出示和查证。证据的效力是由法官根据自由心证来确定的。因而,所有的证据都必须在法庭出示,通过当事人的质证后由法官确定。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物证必须当庭出示,让当事人辨认;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社昂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询问质证。未经法庭查证属实的材料,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因而,在这种意义上证据具有合法性。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合法性是证据的属性,那么,证据属性是变化不定的,在这个国家可以是这样的,而在另一种诉讼制度,另一国家又可以是那样的,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当然,在否定合法性是证据属性的同时,我们也要肯定证据合法性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在我国,言词证据是必须符合合法性这一要件的。这有助于预防刑讯逼供、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也有助于履行我国承担的国际条约义务;有助于诉讼制度的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80——181.
2 、3 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前沿研究》〔C〕第三卷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3.7.
4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9.
5 刘金友.《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83.85页.
6 谢佑平.《刑事诉讼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 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31.132.
8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1076.
9 卞建林,刘玫.《外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23.
10 田口守一 .《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46.
11卞建林.《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135.